根据通用汽车发布的“无碰撞未来”计划,与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的22项主动安全技术都将在美国市场,标配在雪佛兰、别克和凯迪拉克品牌2016款车型上。
他们包括:低速自动刹车系统、前方行人侦测及自动刹车系统、带摄像头的后视镜、夜视系统、路肩侦测摄像头等。
被其称为超级巡航的自动驾驶技术将搭载在2017款凯迪拉克车型上,首先登陆美国市场,并随后在中国市场推出。
根据汤森路透资料统计,2013年通用是拥有自动驾驶技术专利最多的传统车企,其次是丰田公司,日立、电装、博士等传统零部件企业,与谷歌一起都名列前十。
不论是通用、谷歌,还是苹果、特斯拉,或福特、优步等公司,谁取得领先美国政府都十分乐见,对美国政府来讲他们都是一个大盘子里的菜。
这些公司依靠美国独有的科研环境,在竞合之中,开展的你追我赶的无人驾驶汽车竞赛,实质是国力大比拼,拼的是资金、技术、人才和创新环境。
美国希望借助无人驾驶汽车重新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领导者,进而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导者。
世界上第一个报道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美国《纽约时报》高级科技记者约翰·马尔科夫,这样描述研发者对于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看法:
硅谷人工智能科学家认为,未来30年,目前90%的工作都会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进步而淘汰。
根据上海通用汽车在2014年底发布的“车联·无限”车联网计划,上海通用车辆将在2020年实现100%互联,实现行车零事故,最终实现人、车、社会的互联互通。
根据这些信息不难看出,通用将通过其在中国合资公司上海通用,于2020年在中国投放无人驾驶汽车。
这一时间表,也可以让人理解百度无人驾驶汽车为何欲在5年实现量产。
虽然美、德、日、韩等汽车强国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你追我赶,都在为一个可以预见的更大市场布局。
但在中国,除百度外,众多汽车厂商和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看客,一汽、上汽、奇瑞、北汽等公司也参与了研发,但基本还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不是他们看不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前景,而是缺乏上场竞技的实力。
对无人驾驶汽车热情最高的是谷歌、苹果等科技企业。
但中国的科技公司不论是腾讯、阿里还是百度等其它公司,其成功更多地是商业意义的成功,对人类科技文明的贡献可以说为零。
当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刘强东出现在乌镇的时候,更像是在集体出席一场“红顶商人”表彰大会。
“网红”们津津乐道的都是模式创新,而不是推动科技创新。
除了披上互联网这件时髦的外衣以外,他们本质上与历史上车载斗量的胡雪岩们没有任何区别。
因此在需要大量科技创新的无人驾驶汽车上,中国“网红”们集体失语了。
仅有面对生存危机的百度一家公司,与财大气粗的跨国巨头们贴身肉搏。
不过无论是否心甘情愿,中国都无法绕开这场无人驾驶汽车竞赛。
这轮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热由美国推动,具体部门是冷战时期成立的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局(DARPA)。
这一部门成立是对前苏联人造卫星的回应,宗旨是为保证美国在“蓝天技术”上的优势。
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目的也是为减少美军在未来战争中伤亡,所以谷歌和特斯拉的CEO马斯克对发射卫星和火箭都有浓厚兴趣。
这些都可以看作美国“蓝天计划”的一部分,背后都有DARPA的影子,它们在下很大很大的一盘棋。
在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研究也是从军事目的出发,所以最先进行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的并不是百度。
早在2011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就完成了286公里的高速公路测试,用的是一辆红旗HQ3。
在技术路径上与谷歌有很大差别,由此可见这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肩负的使命。
虽然在科技含量最高的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已明显落后于欧美同行,但上汽与阿里巴巴、广汽与优步中国都已宣布在车联网领域进行合作,这显示它们已经认识到汽车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它们能够抵挡得住携核心技术优势展开全球争霸的跨国巨头吗?
车记思维结语: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场对人类生活影响深远的科技竞赛,不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企业都应该开始为这一时代的到来着手准备。
-威海理想租车-考斯特专家www.cost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