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开车在刹车前都是先踩离合器的吗?如果不是,你是怎么操作的呢?对于车主来说,好的驾驶习惯可以更好地保护车子,减少车辆的磨损。那么,开车时常见的误区,看看你是否也存在?
1,先踩离合后刹车
不少开手动挡车的驾驶员,习惯在刹车前先踩离合,使动力切断后,刹车才更加有效。其实,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因为踩下离合器后,发动机就会处于怠速状态,真空助力器的真空度就会降低,导致辅助力降低,从而会导致刹车距离变长,难以有效、快速刹住车。
因此,建议应先踩刹车,在车速降至停止时再踩离合,这也是预见性制动,且要平稳。当然,在紧急刹车时,也别想着离合器问题了,及时刹住车才是硬道理。
2,磨合期的车速越慢越好
有些车主觉得,汽车磨合期不能开太快,越慢越好,才能让车子磨合得更好。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磨合期发动机转速一直都很低的话,就会导致曲轴连杆轴瓦受到的冲击力较大,甚至会出现磨损发动机。
其实,新车在磨合期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零部件的配合间隙磨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好的润滑。建议磨合期的发动机转速控制在2000-3000转之间,车速不超过100km/h就可以,不用刻意开“龟车”。
3,转弯同时刹车
有些驾驶员因入弯前没减速,在进入弯道时就急刹车。其实这种操作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转弯时车辆的重心会偏移,这时急刹车的话,非常容易发生侧翻事故。建议车辆在入弯前先减速,并挂到低挡,利用发动机制动入弯,使车身保持平稳即可。
4,升挡超车
有些司机在准备超车时就升档,希望可以实现快速超车。其实,升档超车是不合理的,因为车辆在升档后,转速会降低,且发动机扭力输出也降低,这时提速是比较慢的。如果降档的话,如将挡位控制在3挡以内,这时的发动机转速升高,发动机扭力输出升高,只需踩下油门,就可以实现快速超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