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山东半岛的一个三线城市-威海,这里也算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零食店被小学生偷盗了三千元的零食,学校竟然不管?!报案也没人管?!这社会的教育是咋了?

九月底朋友在家附近一区域内模范小学大门口开了个零食店,生意不太好,日均利润也就三十多块钱,仅仅够房租。看店的同时还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尤为艰辛。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直到发现店里的东西总是不经意间的丢失。朋友压根儿没想过这些优秀学校的小学生会偷盗,调取店内监控才恍然大悟。花了整整十多天来看视频并调取,最终发现有十余名孩子偷的比较多,更有甚者一天来偷两到三次,他们甚至形成了互相掩护合作,预估损失约三千元。这对这家不赚钱的小店来说是致命的,三个月白干了……

本来朋友想就算了,自认倒霉吧。结果这帮孩子还是天天来偷,根本控制不住。有人会问为什么控制不住?因为学校放学买零食就是那三十分钟左右时间,蜂拥而至到十平米的小屋,一个人确实难以招架。于是开始想对策,热心的小朋友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校保卫处和班主任,甚至有位带杠杠小朋友来店里帮阿姨站岗防偷。有人又会问为什么小朋友这么热情?因为朋友经常无私的帮助这些小朋友,比如小朋友借电话、暂存物品、充电等等……朋友也很快将偷盗的小学生,按班级姓名辨认出来一份清单。朋友的原则,教育为主照价赔偿。朋友走访了周边几个小店,同样被此问题困扰。
校方得知后来了一名老师获取了名单,看了监控录像,态度很令人遗憾,后来知道她是学校的校长。

校方态度:
1.孩子不能处理,也不允许用处理这个词语,把朋友教训一顿。孩子需要保护,不能带来心里创伤。
2.学校已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通知家长,孩子通知能不能到家长学校不管。赔偿与否不是学校的问题。家长是否到店里来赔偿与学校无关。
3.学校内采取封口策略,严控学生传播。表明这个事不要找学校,对学校影响不大。
以上是朋友在零下六度的天气,只能站在校门外沟通的结果。一晚上,上了大火,嗓子直接说不出话。

上派出所吧,在窗口边沟通边等一个多小时,录像也看了,案件也登记了,本来满心希望帮助沟通按价赔偿就好了,结果半路杀出个领导,直接一句十四岁以下不管去找学校而一切作罢……更让朋友打市长热线让教育局解决……
这些偷盗的孩子真的谁也管不了吗?
校园霸凌为什么会有?
弑师的恶性案件为什么会发生?
这样是保护孩子还是?
我只希望这些家长能知道,及时的去教育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